top of page

弱智(智力低下)者之家

弱智是指腦部功能發展緩慢或不能如常完全展,使學習及社會適應能力受到限制或遇上困難,不及常人。

弱智多發生在發育時期內,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,同時伴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組疾病。智商(IQ)低於人群均值2.0標準差(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,一個標準差的IQ值為15),一般IQ在70(或75)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。適應性行為包括個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會職責兩方面。智力落後有各種名稱,如精神病學稱為“精神發育遲緩”、“精神發育不全”、“精神缺陷”。教育、心理學稱為“智力落後”、“智力缺陷”。兒科學稱為“智力低下”、“智能遲緩”、“智力發育障礙”。特殊教育學校稱為“弱智”、“智力殘疾”。


 中醫學認為,本病由先天稟賦不足,後天調養失宜產生。多屬虛證,以心、脾、肝、腎虧虛為主,精髓不充,精明之府失養;部分後天性患兒有因瘀血、痰濁阻滯腦絡,致神明失聰者。
 

弱智是永久的缺陷,既不是疾病,也不是精神病,不是藥物可以治癒的。但弱智人士可以經過訓練而發展其有限的潛能,增加其獨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。

弱智程度的分類

依據IQ、適應性行為缺陷將智力低下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和極重度四級。


1.輕度智力低下    又稱愚笨。IQ為50~70,適應性行為輕度缺陷。早年發育較正常兒略遲緩,且不象正常兒那樣活潑,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。做事循規蹈距,或動作粗暴。言語發育略遲,抽象性辭彙掌握少。分析能力差,認識問題膚淺。學習成績較一般兒童差。通過特殊教育可獲得實踐技巧和實用的閱讀及廣告牌能力。長
大後可作一般性家務勞動和簡單的具體工作。遇事缺乏主見,依賴性強,不善於應付外界的變化,易受他人的影響和支配。能在指導下適應社會。


2.中度智力低下    又稱愚魯。IQ為35~49,適應性行為中度缺陷。整個發育較正常兒遲緩。語言功能發育不全,吐詞不清,辭彙貧乏,只能進行簡單的具體思維,抽象概念不易建立。對周圍環境辨別能力差,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和片斷現象。閱讀和計算方面不能取得進步。經過長期教育和訓練,可以學會簡單的人際交往,基本衛生習慣,安全習慣和簡單的手工技巧。

3.重度智力低下    又稱癡愚。IQ為20~34,適應性行為重度缺陷。早年各方面發育遲緩。發音含糊,言語極少,自我表達能力極差。抽象概念缺乏,理解能力低下。情感幼稚。動作十分笨拙。有一定的防衛能力,能躲避明顯的十分危險。經過系統的習慣訓練,可養成簡單的生活和衛生習慣,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。長大以後,可在監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簡單的體力勞動。


4.極重度智力低下    又稱白癡。IQ低於20,適應性行為極度缺陷。對周圍一切不理解。缺乏語言功能,常為無意識的嚎叫。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,不知躲避明顯的危險。情感反應原始。感覺和知覺明顯減退。運動功能顯著障礙,手腳不靈活或終生不能行走。常有多種殘疾和癲癇反復發作。個人生活不能處理,多數早年夭折
。倖存者對手腳的技巧訓練可以有反應。

臨床表現

1.雙眼斜吊、眼距寬、鼻子塌、顎高,舌頭常往外伸。


2.頭顱呈方形、通貫手,腦積小、頭圍特別大,小頭畸形的頭顱又特別小。


3.會俯臥、抬頭、坐、站、走的時間較一般孩子晚,會用手捏東西的時間也較晚。
 

4.學說話晚,早期逗引無聲音反應,往往3~4歲才開始說話,個別的甚至5~6歲也不開口。
 

5.視覺困難,眼珠轉動不靈活,目光呆滯。


6.聽覺能力弱,聽到聲音沒有反應,6個月以後仍不能分辨母親和其他人的聲音。
 

7.注意力很難集中。
 

8.出生1~2個月還不能與大人眼睛對視,逗引時不微笑,不會主動用眼睛跟蹤親人和色彩鮮豔的東西。

弱智的成因

現代醫學認為引致弱智的成因很多,主要可分為先天及後因素兩大類:


先天因素: 

1. 染色體不正常,如唐氏綜合症,就是染色體比正常多了一條。

2. 遺傳因子結合出現問題。
3. 新陳代謝系統出現問題。

 

後天因素: 

1. 懷孕期間
  - 母親在懷孕期間患病(如德國痳疹,糖尿病)、錯服藥物、營養不足、酗酒 或  X光輻射感染都可能是引致弱智的成因。


2.  生產期間
- 早產、難產、嬰兒缺氧或體重不足等會引致腦部發育不良或受損,做成弱智。


3.  嬰兒及幼童期間
- 初生嬰兒抽筋、血糖過低、病菌感染(如腦膜炎、黃疸病)、營養不良或意外令腦部受損,都可引致弱智。

弱智人士的需要

弱智人士的需要基本上與一般人無異,整體來說,他們的需要可分為三大類:


1. 一般需要
物質上,他們有衣食的基本需要。精神上,弱智人士需要別人的關懷和接納,也需要自我表現的機會,以確立自信心。同時,他們也需要朋友及群體生活。


2. 學習機會
由於弱智人士學習能力較為遲緩,因此他們需要更多及稍長時間的學習機會。


3. 因材施教
個別弱智人士的能力差異很大,因此不但需要公平的對待,而且要按其個別能力而教導,使他們發揮潛能。

弱智者治療與訓練

在現代醫學的角度,弱智在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
輕度弱智者可通過學習和訓練來達到或接近過正常人的生活。有的通過技能訓練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。中度的弱智也可通過訓練和學習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。

舌針療法
給弱智者的希望

孫氏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凡是腦病的病人均有舌下襞腫,弱智者也不例外,見下例圖。但隨著治療的深入,病情逐漸好轉,在臨床統計中,經20─40次舌針治療後,有77.4%的患者智力有所提高。進步主要表現在接受能力、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上。令人可喜的一個現象是隨著病情的好轉,患者舌下襞腫會逐漸縮小。這在客觀上證實了舌下襞腫與智力存在著內在的關聯,這給弱智的研究帶來了希望,同時也對弱智的患者和家屬也是個福音。

螢幕截圖 2023-05-29 11.58.52.png
bottom of page